补骨脂酊治疗白癜风_补骨脂酊治白斑效果怎么样
1.我儿子的嘴抹药摸坏了像能给他抹补骨脂酊吗
2.治疗的偏方我只要偏方,不用介绍了
3.教授您好!期待您的解疑
4.民间偏方治疗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补骨脂酊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补骨脂酊 1 拼音
bǔ gǔ zhī dǐng
2 处方补骨脂6两,75%酒精12两。
3 制法将补骨脂碾碎,置酒精内,浸泡七昼夜,过滤去滓。
4 功能主治调和气血,活血通络,润肤止痒,生发祛白斑。主,扁平疣,斑秃,神经性皮炎,瘙痒症。
5 补骨脂酊的用法用量用棉球蘸药涂于患处,并摩擦515分钟。
6 摘录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古籍中的补骨脂酊 《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八补益方序]补骨脂丸虚弱。荣卫不调。四肢无力。补中强志。助力充肌。补骨脂丸补骨脂(二两微炒)阳起石(二两酒煮半日细研水...
《本草简要方》:[卷之三草部二]补骨脂。明耳目。暖丹田。壮元阳。疗肾泄。及五劳七伤。补骨脂丸。补骨脂(炒)四两。菟丝子(酒蒸)四两。胡桃...
《奇效良方》:[卷之二十一诸虚门(附论)]诸虚通治方令人强健,悦泽颜色。及治因感湿阳气衰绝,并宜服补骨脂(五两,微炒香,捣为细末)白蜜(四两)胡桃肉(...
《本草新编》:[卷之二(商集)]补骨脂补骨脂,即破故纸也。味苦、辛,气温,无毒。入脾、肾二经。治男子劳伤,疗妇人血气,止腰膝酸疼,补髓添...
《校注医醇剩义》:[卷二劳伤]恐伤我儿子的嘴抹药摸坏了像能给他抹补骨脂酊吗
说起补骨脂,大家都不是很陌生,除了可以治疗疾病,也可以食用。是一种食药两用的食材类型哦,同时也可以有提高体质的作用。你知道吗补骨脂有副作用,当然也是有治疗的作用哦,来看看相关的一些内容吧。
补骨脂治疗有副作用,因为不同的患者的病因和病情是不同的,不是每一个患者都适合补骨脂祛白,使用不当则会加大治疗难度。以下是具体的危害:
1、患者产生抗药性,耐药性
虽然补骨脂酊在短时间内有助于的治疗,但是长时间的使用补骨脂酊使患处产生了抗药性、耐药性,对于手部后期治疗非常不利。补骨脂可以让的病人产生耐药性,这样的话会大大的加重了疾病的病情,对健康不利。
2、补骨脂酊治疗有时会加重病情
因为每一种药物都有各自的适应症,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治疗各种,如果补骨脂酊使用不对症的话,就会导致病情加重,致使白斑扩散蔓延。补骨脂可以加重病情,对于的病人来说不利。还会有蔓延的情况出现。
3、长期使用补骨脂治疗会导致其他疾病的诱发
使用补骨脂酊治疗手部会引发局部感染如:皮肤烧灼感(灼热感、刺痛感、疼痛)或瘙痒,长期使用会导致其他疾病的诱发。长期使用补骨脂治疗,是会导致一些皮肤刺激性的反应的,所以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补骨脂是可以治疗,但是也是有一定的副作用和表现的哦,如果你也有的话,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用补骨脂治疗的话会有很多的副作用的出现哦,对身体的健康是不利的,而且也会诱发疾病,这些小常识要知道哦。
治疗的偏方我只要偏方,不用介绍了
问题分析:
可以,属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可以因局部创伤诱发,主要导致皮肤局限性的色素脱失现象,补骨酯酊可以促进局部皮肤的色素沉着,可能有一定的效果。
意见建议:
如不是,这种色素减退现象有可能自行恢复,并不需使用这类药剂。
教授您好!期待您的解疑
的外治法
用30%补骨脂酊或密陀僧散外擦。
口服白灵片者,同时用配备之白灵酊外搽。
补骨脂30克,菟丝子、白蒺藜、当归尾各10克,红花、僵蚕各6克,浸于60度米酒(或75%酒精)120毫升中,l周后取汁外搽。 .
局部宜定期照射日光或紫外线。
--------------------------------------------------------------------------------
的其他疗法
本病也可用针灸治疗:用梅花针局部叩击弹刺,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不传染
一、内外合治法
中医通常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一般来说,由于患者各自的体质不同,引起的病因各异,因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1 、补益气血法
病人气血亏虚,兼风邪外袭,营卫失和。多属稳定期,主要表现为白斑浅淡,伴神疲乏力,面色晃白,舌质淡,脉沉细而涩。
治宜补气益血,兼祛风和血。
商氏 [1] 等用自制消白方Ⅱ号(党参 15 克,黄 20 克,白术 10 克,茯苓 20 克,丹参 20 克,红花 10 克,当归 10 克,防风 10 克,白蒺藜 20 克,何首乌 20 克,砂仁 6 克,白扁豆 10 克,山药 10 克)水煎内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儿童用量酌减。白斑发生于面部者,加柴胡 10 克或白芷 10 克,头部加羌活 10 克或川芎 10 克,项背部加葛根 20 克;腰 部加续断 10 克;上肢加姜黄 10 克;下肢加牛膝 10 克;泛发者加威灵仙 10 克;进展期者加乌梅、五味子各 10 克等等,同时配合外搽氮芥酒精或补骨脂酊,每日 2 ~ 3 次。共治 84 例患者,痊愈 17 例,总有效率为 78.57 %。
2 、补益肝肾法
病人肝肾阴虚,兼气血失和,肌肤失养。病程较长,白斑局限或泛发。毛发变白,皮肤干燥,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红少苔,脉细弱。
治宜补益肝肾,活血祛风。
于氏 [2] 用内服中药与局部外用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内服自拟“滋补肝肾消白汤”(当归、赤白芍、生熟地、川芎各 10 克,女贞子、补骨脂、生黄 各 15 克,何首乌、白蒺藜、黑芝麻各 30 克,柴胡、防风、白术、枸杞、菟丝子、红花各 10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儿童用量减半。面部白斑酌加白芷 10 克或川芎 10 克,头部白斑加羌活 10 克或槁本 10 克,颈背部白斑加葛根 10 克,腰腹部白斑加川断 10 克,上肢白斑加桑枝 10 克或桂枝 10 克,下肢白斑加牛膝 10 克或独活 10 克,泛发性白斑加威灵仙 12 克,进展期白斑加乌梅 10 克、五味子 10 克等。外用药选择使用复方补骨脂酊、乌梅酊或氮芥酊局部外擦,每日 2~3 次。治疗 90 例患者,痊愈 19 例,显效 40 例,有效 21 例,有效率 88.8 %。
邢氏等 [3] 以“补肾活血祛风汤”(制首乌 30 克,黑芝麻、白蒺藜、熟地、生地各 20 克,当归、白芍各 15 克,丹皮、赤芍各 12 克,川芎 15 克,黄 20 克,防风 12 克,麻黄 6 克,补骨脂 15 克,荆芥 12 克,桑椹子 20 克,浮萍 12 克,丹参 20 克,旱莲草 30 克)治疗 36 例,总有效率达 75% 。
王氏 [4] 用“祛风清斑汤”(黑芝麻 30 克,黑桑椹、补骨脂各 20 克,当归、丹参、白蒺藜各 15 克,首乌 20 克,红花 10 克,防风、川芎各 15 克)结合外用方(金钱草 20 克,补骨脂 30 克,红花 10 克,白蒺藜 20 克,冰片 2 克,用 60o 白酒 500 克,浸泡一周后外用,每日早晚两次外擦皮损部位,适当摩擦,增加日照,以出现明显红斑水疱为度)治疗 41 例,总有效率 80% 。
3 、祛风通络法
病人因风湿外侵,经脉不利,肌肤失养。发病及蔓延快,白斑多发于头面或泛发全身,局部常有痒感,苔薄白,脉浮。
治宜祛风除湿,和血通络。
邹氏 [5] 等用祛风和血通络丸(白蒺藜 80 克,苍术 50 克,苦参 40 克,麻黄 50 克,白鲜皮 80 克,旱莲草 100 克,皂角刺 80 克,桃仁 80 克,红花 80 克,檀香 40 克,片姜黄 80 克,生熟地黄各 120 克,何首乌 l00 克,黑芝麻 l00 克,赤芍 80 克,补骨脂 80 克,川芎 80 克,桑螵蛸 80 克,当归 80 克,桑椹子 l00 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内服,早晚各 2 丸,儿童量减半。共治疗 113 例,其中 65 例白斑面积缩小 l/2 以上, 22 例白斑面积缩小在 ? ~ 1/2 之间,其显效率为 58.3 %。
4 、行气活血法
病人多为气滞血瘀,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斑点或片状,边缘清楚、光滑,伴肢体困重而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宜行气活血。
张氏 [6] 用内服“消瘢汤”(当归尾 15 克,丹参 18 克,丹皮 15 克,赤芍 12 克,姜黄 12 克,红花 12 克,桂枝 10 克,白蒺藜 30 克,郁金 12 克,月季花 6 克,豨莶草 12 克,何首乌 15 克,白癣皮 15 克,蛇床子 12 克,甘草 6 克;水煎服,儿童酌情减量。每日 1 剂, 15 日为 1 疗程,间隔 10 日再服第 2 疗程),外搽“消瘢液”(取番木 面 30 克,蛇床子 30 克,红花 30 克,白花蛇 3 条,生姜片 50 片,麝香 3 克,蟾酥 2 克。浸泡于 75 %酒精 500 毫升中,入瓶密封, 3 周后过滤即得),结合梅花针击刺患处(同时外搽“消瘢汤”,每日 1 次, 15 次为 1 疗程,时隔 10 日再进行第 2 疗程)。治疗 120 例,总有效率为 86.8 %。
5 、疏肝理气法
病人多为肝郁气滞,临床表现为白斑无固定好发部位,色泽时明时暗,常随情绪变化而加剧,女性多见,常伴胸闷暖气、性急易怒、月经不调及乳中结块等,苔白,脉弦。
治宜疏肝理气。
尹氏 [7] 用自拟方(炒柴胡、白芍、香附、当归、防己、苍耳草各 15 克,川芎 20 克,刺蒺藜 45 克,炙何首乌、黄 、自然铜各 30 克,红花、补骨脂各 10 克)水煎服。发于头面部加升麻、白芷;发于胸腹部加瓜蒌皮、郁金;发于下肢加牛膝;肝肾阴虚者加旱莲草、黑芝麻;血瘀明显者加水蛭、丹参。每剂药煎服 4 次,每日 2 次,留少许药汁用纱布浸之外搽,每日 4~5 次。共治 56 例,总有效率 88 %。
二、局部外治法
近年来,用中药局部外治的报导增多,主要制剂为酊剂、浸剂,亦有散剂、膏剂等,因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疗效迅速、肯定,尤其以局限型为最好。
张氏等 [8] 自制复方“补骨脂酊”(以补骨脂 300 克,乌梅 150 克,黄连 100 克,用 95 %乙醇 1000 毫升浸泡两周后,取滤液即得),外涂患处,每日 3~4 次。共治 48 例,总有效率 65.2% 。
王氏 [9] 用自制复方“补骨脂酊”(补骨脂 200 克,骨碎补 100 克,黑芝麻 50 克,石榴皮 50 克,白芷 50 克,菟丝草 50 克, 75 %酒精 1000 毫升。将以上中药碾碎,放入酒精中浸泡 7 天,去渣,装玻璃器具中密封备用;外搽皮损处,每日 2~3 次,外搽后在阳光下照射 10~20 分钟, 30 天为 1 疗程)治疗 45 例,总有效率 88.89% 。
杨氏 [10] 自制“脂芷酊”(取中药补骨脂 100 克,白芷 20 克,红花 20 克,当归 20 克,浸入 50 %的酒精 500 毫升内,密封一周后用。每天下午 3~4 时,在户外朝太阳外擦患处。夏、秋季,儿童晒 3~5 分钟,成人晒 5~10 分钟;冬、春季,儿童晒 5~10 分钟,成人晒 10~15 分钟, 10 天为一疗程。治疗过程中皮损处可出现潮红、瘙痒、疼痛、丘疹或,皮疹严重者,可暂停 3~5 天,并外涂消炎膏,好转后再继续外搽药水,连续治疗三个疗程)外搽治疗 80 例,总有效率 70% 。
参考资料:
方1
组成老姜1 块、白酒适量。
用法老姜蘸酒缓慢搽患处。
主治。
方2
组成补骨脂30 克、高度白酒100 毫升。
用法浸1 周后以药酒搽患处,每日2 次。
主治。
方3
组成牛胎盘1 具、黄酒适量。
用法焙干存性,研细未,黄酒冲服,3 次服完。
主治。
方4
组成豨签草、酒。
用法酒炒后焙干,研细粉,每服5 克,每日2 次,黄酒送下。
主治。
方5
组成无花果叶、烧酒适量。
用法无花果叶细切浸酒7 天,以酒擦患处,每日3 次。
主治。
方6
组成乌梅肉50 克、衬骨脂60 克、白酒适量。
用法浸2 周后用,每日3 次,外搽患处。
主治。
方7
组成生姜1 块。
用法切去1 片,擦患处,姜汁擦千后再切去1 片擦至皮肤知热为度,每日3~4 次。
主治。
方8
组成生姜汁、贝母、南星各适量。
用法后2 味共研细末,以生姜汁调如糊状,涂于患处。
主治。
方9
组成生姜汁、贝母、百部各适量。
用法同上方。
主治。
方10
组成生姜汁适量,附子、硫磺各等量。
用法同上方。
主治。
民间偏方治疗
您可能对补骨脂酊很敏感,要注意下面几点:
1.补骨脂酊只能涂抹在白斑的中央,它会外渗到没有抹到的白斑,否则抹的范围大了会累及周围外观“正常”的皮肤,引起同形反应,导致白斑范围扩大。
2.可以将补骨脂酊用白酒(度数不限)稀疏5-10倍后,再外用。
3.现在皮肤发红、丘疹处先外用卤米松,等消退后,再继续外用稀疏的补骨脂酊
(北京协和医院马东来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治疗常见偏方:
一、白蒺藜10克,研细末,1日2次,外敷患处,一般5天开始奏效。麝香10克,研细末,加用大蒜捣成泥状,外搽患处,1至3次。
二、补骨脂酊30%,乌梅60%,毛姜10%,放入85%酒精,药物与酒精1:3配制,浸泡2周后,过滤去渣即为消斑酊。用棉签蘸取药液外搽患处,日数次,每次搽1~5分钟。
三、老生姜100g,苦参150g,50%酒精100ml。苦参研细末与生姜混合捣成糊状,调酒精外涂患处,日3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